专业名称: 应用化学 类别: 化学类 代码:070302
专业涵义:
应用化学专业面向能源强国国家战略需要、适应精细石油化工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深厚家国情怀、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团队协作、终身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国际视野,能够胜任化学基础研究、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领域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特色优势:
省内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的应用化学专业主要根据本地域化工经济发展特点,以某一个领域为培养方向和重点,注重面向社会、面向产业、面向企业,培养符合当地化工产业发展特色的应用型人才。我校地处中石化胜利油田腹地-东营市,石油化工行业发达,我院应用化学专业以配套石油石化产业链的精细化工为特色,围绕应用化学专业关键能力主线,打造了需求导向、分层递进的模块化课程群。
办学条件:
1.师资情况
在师资建设方面,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在持续提升现有教师学历学位层次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师资队伍。应用化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占比21.1%;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52.6%。专任教师整体素质高,具有丰富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科学研究、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经验和能力。
2.实践教学条件
实验实践教学方面,我系建有油品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精细化工实验室等中大型实验室6个,总占地面积约1980平方米。具有的中大型测试、分析设备总值近2000万元。具有良好的办学及实验条件。构建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层层递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多层次的实验教学: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创新实验;多模式的实习教学: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化工设备实习、毕业实习;多模块的实训教学:化工单元仿真实训、精细化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签订的实习实践基地包括山东海科新能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美化工、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大型石油炼制及下游产业相关企业6家,每年可容纳的实习学生数达200余人,且合作企业能够为实习学生提供良好的食宿条件和安全保障。实习带队教师大多具有石化生产行业从业经验及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
主要成果:
教学研究方面,我系教师在近5年的工作中,共申请校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30余项,其中省部级项目3项。主要涉及教学改革、实践及教学研究、学生培养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针对性及应用价值。
科学研究方面,我系教师近5年以来,依托现有实验条件并充分发掘校企合作机会,共承担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项、省部级项目4项,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20余项,内容主要涵盖石油化工领域相关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等。并依托项目发表核心及以上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论文20余篇,展现了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与能力。
主干课程: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主干学科为化学。开设的主干课程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精细有机合成化学、石油及油品化学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紧密结合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立足区域,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深厚家国情怀、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备牢固数、理、工程基础和外语知识,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以及精细化工、石油化学、新能源材料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团队协作、终身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国际视野,能够在应用化学相关行业特别是精细化工、石油化学以及新能源材料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发与检测、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
近三年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率在84-96%,考研录取率稳定在30%左右,毕业生进入中石化齐鲁石化、万华化学等知名石化、新能源、环保企业,部分考入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继续深造。
就本地区精细石油化工企业所需人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对相关企业和应用化学毕业生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调查的企业主要为山东省内企业,包括石油石化产品生产、精细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企业,特别是生产石油化工行业配套助剂的企业;调查的毕业生主要为近三年来我系在上述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包括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和生产岗位。反馈结果来看应用化学专业对本行业、本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均有深刻的认识。
就业前景:
东营作为胜利油田所在地,石油及相关行业的化工企业众多,人才需求量大,应用化学方向人才紧缺。为满足这一需求,本专业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自2007年以来,已向盛虹石化、海科化工、富海集团等大中型石油化工相关企业输送全日制本科毕业生1200 余人,毕业生质量得到企业的良好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