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6-7396601      0546-7396602           0546-739660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5年04月16日 00:00  点击:[]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类别:计算机类     代码:080901

 

专业涵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创新、实践能力教育为特色。在注重理论教育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正在形成一条以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为重点的工程教育新模式。通过现有学校自身情况和社会需求,确定了从事智能信息处理、云计算、大数据开发、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应用性强,与多门学科形成了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培养的学生既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具备丰富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贴合更紧密。

特色优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设于2005年,作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为人才培养基本途径,面向信息类行业需求打造专业;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为重点的工程教育新模式。通过现有学校自身情况和社会需求,确定了以从事云计算、大数据开发、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管理、数字媒体的设计与制作等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培养方案除了保留原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外,专业选修课方面通过联合国内IT企业,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协同做出较大调整,课程设置应用性更强,和社会贴合更紧密。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

办学条件:

1.师资情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有在职专任教师共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6人,博士2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1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1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100%。专任教师整体素质高,具有丰富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科学研究、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经验和能力。

2.实践教学条件

本专业现拥有软件工程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网络原理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省级科研平台: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新获批山东省智慧油田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学生科技团体活动室使用面积1200多平方米,现有PC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及专业实验仪器共600多台套。

新获批山东省大数据创新人才培训基地一项,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去相关IT企业进行实习实训。

人才培养:

通过联合中软国际等大型IT企业,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协同,通过校企联合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与开发教程、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合作培养培训师资、合作开展研究等,使企业深入参与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搭建校企深度合作平台,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目前已与中软国际联合成功申报一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多年来始终坚持以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学生科技社团建设、科技创新氛围营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为四大抓手,形成了四层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其中ACM俱乐部以算法培训和参加ACM程序设计大赛为手段,重点培养学生程序算法能力,打好专业基础;软件协会侧重WEB开发、移动应用开发、智能硬件开发、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积累和学习,通过企业实际项目的引入,培养学生实际项目管理、开发、运行等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通过参加不同类型的科技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不断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人才能力进行了多点全方位的培养。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赛、机器人竞赛、中国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大赛等国家级大赛中不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主干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围绕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等。从理论到应用,从基础到综合,有层次的对学生进行培养。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计算机应用领域可以胜任软件研发、网络规划、系统架构或智能应用等工作的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一些IT企业建立了较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学生培训、实习、就业等方面的无缝对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从第一届本科生到目前,毕业生就业率为95%以上,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被华为、小米、美团、浪潮、百度、阿里、科大讯飞、中软国际等知名IT企业录取。

2024届毕业生人数为243人,考研录取率5.7%,就业率为94.2%。近三年,毕业生在山东省内就业的比例为59.9%,在东营市就业的比例为19.53%,专业对口率为74.93%。

就业前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行业,本专业毕业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培养后,能够胜任信息技术领域的计算机系统应用、软件开发、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管理等工作。






 

上一条:信息与计算科学 下一条:信息与计算科学

关闭